
2025年10月21日,京津冀建筑设计数字化发展大会迎来高光时刻。中国建设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建科”)联合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共同启动“国产数字化软件进校园”公益行动,并宣布首批向全国建筑类高校公益授信10,000套完全自主研发的BIM数智设计软件“马良”。此举标志着国产基础软件在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人才生态上迈出关键一步,也是中国建科践行央企责任,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人才培养的深度实践。
01 破解高校教学资源困难,推动软件正版化与国产化
当前,高校建筑专业教学长期受两大核心问题制约,成为数字化人才培养的关键瓶颈。一方面国外商业BIM软件版权费用高昂,多数高校难以实现全教学场景覆盖,导致学生实践机会受限,也存在潜在的版权合规风险,制约教学效果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另一方面,现有国外软件的设计逻辑、规范标准与中国本土工程实践存在显著脱节,学生在校所学与职场实际需求“两张皮”,毕业后需额外花费大量时间适配国内项目,增加就业衔接成本。
“马良”国产软件的推出,精准地回应了高校建筑专业教学的这两大诉求。它不仅为高校提供了安全可控的正版软件解决方案,也深度融合了中国设计规范与标准,其设计流程紧密贴合国内建筑行业的实际需求,让学生在校期间即可实现“所学即所用”,为未来职场无缝衔接奠定基础,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培养更多适应本土需求的专业人才。
02 构建“工具+内容+实践”一体化育人生态
此次公益行动并非简单的软件,而是一套以提升未来人才“数字素养”为核心的体系化方案:
核心工具赋能:提供自主研发的“马良”BIM软件,构建数字化教学与创新的基础环境;
教学资源共建:联合高校共建符合中国工程实践的教学案例与课程体系,推动教学内容与技术发展同步;
师资能力提升:组织行业专家及软件研发团队开展教师研修,提升教学团队对国产软件的掌握与教学能力;
真实场景对接:依托中国建科旗下设计院所资源,未来为学生提供项目实习与实训机会,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
这一“工具+课程+师资+实践”的全链条支持,旨在系统化培养学生的国产软件应用能力、团队协作意识与本土工程思维,真正实现从“有工具用”到“用好工具”、从“学技术”到“懂产业”的跨越。
03 彰显央企担当,以核心技术助力教育自强
作为城乡建设科技领域的“国家队”,中国建科始终心怀“国之大者”,主动扛起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任。在“十四五”期间,集团以所属中设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为主体,举全集团之力,成功自主研发马良XCUBE数智设计软件等数字化产品,不仅显著提升了企业数字设计的智能化水平,也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注入了强劲动能。
在“未来之城”雄安启动的公益授信计划,是中国建科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实践,具有深远意义。活动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科技型央企,我们不仅要突破‘卡脖子’技术,更要从源头为行业储备未来力量。将自主软件送进校园,是在青年人心中播下信任国产、使用国产的种子,这是行业生态建设的长远之计。”
行业组织对此给予积极评价:“本次公益行动是产教融合的深化实践,既缓解了高校正版软件资源紧张局面,也打通了教育内容与产业需求之间的壁垒,对培养适应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价值。”
一次公益行动,回应多重诉求。中国建科以自主技术赋能教育一线,以系统布局培育人才沃土,正在为中国建筑行业的数字化未来注入坚实而持久的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