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BIM模型审查审批如何提速?南京市率先试点建设智慧平台 制定配套的审查标准

时间:

2022-09-30

来源:

一、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南京市运用建筑BIM进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查审批CIM建设试点项目

合作单位: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服务周期:2年

中设数字提供服务:

1)BIM规划报建相关数据标准研究制定

2)基于BIM技术的工程建设项目规划报建辅助设计软件

3)基于BIM技术的工程建设项目规划报建智能审查审批系统

4)系统集成与衔接

5)试点项目BIM规划报建样例验证

6)培训、推广、技术支撑工作

 

二、项目概况/背景

1、建设背景

为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信息化,为智慧城市建设莫定基础,2018年11月住建部决定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南京市和雄安新区开展运用建筑信息模型(BIM)系统进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查审批和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试点工作。

2019年8月南京市政府办公厅颁布“全市BIM/CIM试点工作方案”,方案要求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为引领,应用BIM和CIM技术融合为抓手,通过技术创新实践和制度优化完善,以工程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技术审查为突破口,探索在试点地区和行业,推行BIM电子化规划报建和智能化审查审批工作。

同月,南京市大数据局批复南京市BIM/CIM试点项目可研立项,要求用最小的代价、最短的时间,围绕“能上手早推广、精简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能”探索审批改革智能化道路,全力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从行政审批提效向新技术辅助审查提速递进,创造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南京经验。

 

工程建设BIM模型审查审批如何提速?南京市率先试点建设智慧平台 制定配套的审查标准

1 推动项目进行的政策文件

 

 

三、中设数字服务内容

1、建立一套指导工程建设项目BIM规划报建的系列标准;

围绕BIM技术在工程建设项目BIM规划报建和审查审批管理阶段的应用需求,探索城市级BIM标准体系的构建,并以此为顶层架构,结合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的管理要求,重点研究和制定能支撑工程报建和审批的交付标准、建筑功能分类编码、数据标准、审查规范等系列标准。

具体为《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BIM规划报建交付标准(试行)》第1部分建筑工程规划设计、《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BIM规划报建数据标准(试行)》第1部分 建筑工程规划设计、《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建筑功能分类和编码标准(试行)》、《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BIM规划报建技术审查规范 第1部分 建筑工程规划设计》

 


2 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BIM规划报建系列标准

 

2、研发一套支撑工程建设项目BIM规划报建的辅助软件;

遵循和贯彻相关技术标准,研发支撑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建筑、轨道交通、道路、综合管廊、市政管线等)BIM规划报建的辅助设计软件,帮助设计师快速实现场地、单体、部件等模型的规范化,便捷进行规划报建所需的各类参数、属性信息的赋值,严格开展数据模型一致性、规范性、正确性的质检验收,直观展示规划审查审批所需的各类报表、指标,并构建完备的辅助工具体系,为设计师提供便捷高效的操作环境。

工程建设BIM模型审查审批如何提速?南京市率先试点建设智慧平台 制定配套的审查标准 

3 BIM规划报建辅助设计软件覆盖专业

3、构建一个满足工程建设项目BIM审查审批的智能平台;

针对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建筑、轨道交通、道路、综合管廊、市政管线等),依据本市规划管理过程中适用的各类法规、条例、导则等,梳理规则库,形成算法集,并建设统一技术架构的工程建设项目BIM审查审批的智能平台,辅助规划管理人员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合规性进行智能化审查审批。

 

4、形成一批开展工程建设项目BIM报建审查的示范项目;

广泛收集试点项目,模拟设计单位、建设单位以及规划管理部门,进行试点项目的BIM规划报建模型的规整处理、格式质检、统计输出、智能化审查审批等规划报建和审查的关键技术和全过程环节验证;总结经验、完善成果的同时,为更大范围的推广使用奠定坚实基础。

 

四、主要成果

1、支撑工建改革

2021年3月22日,“58同城华东总部项目——首创数科中心”,顺利通过审查审批,成为江苏省首个采用BIM技术进行规划报建和审查审批的工程建设项目


截至发稿日平台已有51个工程建设项目完成了BIM规划报建和审查审批,涵盖商业、产业园区、住宅等多种建筑形式,规划许可总建筑面积累计近600万平米

2促进国际交流

南京试点项目组作为核心发起人之一,项目研究成果被纳入国际标准 IEC SRD 63273 《Use case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City Information Modelling for Smart Cities(用例收集和分析:智慧城市 城市信息模型)》。


3推动互学互促

目前,全国已有12个省级、27个市级单位,到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调研学习运用建筑信息模型(BIM)系统进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查审批和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试点建设成果和经验做法



2021年4月25日中设数字受邀参展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住建部姜万荣副部长对南京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

 

4激发产业发展动力,培育产业生态

激活拉动了BIM相关产业链的共同发展,落地了一批专注于BIM服务的设计单位,遴选和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研发能力的高水平人推动了省内外多家公司、科研机构成立专项的BIM中心,创造利税,促进城市发展

 

五、创新价值

1、自主可控的信息模型交换格式

基于国际通用BIM数据标准(IFC),形成“IFC+”的自主数据格式,实现数据模型自主可控的同时,对接国产设计工具

格式基于国际公开IFC标准体系,使用gltf技术。文件体积小,高速传输;面向渲染,显示效果好。


更多案例

北京城市副中心
中国农业科技国际交流中心
清华伯克利清华大学 深圳国际校区一期